星期二, 10月 17, 2006

史丹福大學[8/1週五]

史丹福校園


小弟的家就在史丹福大學旁邊,騎車或走路可達。一早我們決定先到校園裡逛逛,我們分乘兩輛腳踏車,穿過校園。校區很大,我們先通過東邊的學生宿舍,再往校園中心前進。




史丹福大學原為是老史丹福為紀念死去的兒子設立的,所以校名叫Standford, Jr. University。不知道的人會說為什麼要上一間Junior大學,而不直接上 Senior大學。史丹福老夫婦原是鐵路鉅子,在加州沿著鐵路大片的土地都是屬於他們的。有一則笑話流傳說,當初他們的寶貝兒子過世,傷心一陣子之後,心想為兒子在某一著名大學捐一筆基金,建棟大樓以為紀念。於是他們老夫婦就老遠前往拜見哈佛大學校長。當時校長讓他們在候客室枯等了好一陣子,最後見到時看他們穿著並不講究,心裡可能有點滴沽。聽到他們要為兒子捐款建紀念館時,不經意地回答說:「捐一棟校舍至少要一千萬元喔」。這對夫婦聽了,回頭一想,「只要一千萬就可有一棟房子, 那何不乾脆自己來建一所大學?!」聽說這就是史丹福大學的由來。信不信由你。



史丹福大學的建地甚廣,建築物均一貫以土黃色砂岩為牆,暗紅屋瓦為頂,高度不過三、四層,建築物之間留有寬廣的空地,遍地綠草如茵,綴上奇花異卉,視覺上很美觀怡人。另一特色是寧靜。校園中雖有各種活動在進行中,處處卻都洋溢著一種自信的靜謚,令人動容。


史丹福大學的精神堡壘是胡佛塔,外觀雄壯威武,聳立在校園當中,是校園的制高點。塔之底部為辦公大樓,塔身高數丈,並無任何窗戶,塔頂為圓型,並有構圖美妙的塔尖,外觀看來穩固、簡潔,並傳遞一種古老傳統的氣息。塔前為遊客中心及大禮堂,有很多遊客專門前來參觀,定時有校園導覽,由專人介紹。塔之西側,是一大片四合院建築,稱為Quard。整棟建築皆為寬闊的迴廊。迴廊甚長,走在其中,有登入古室之感,由此外望可以看到四週的綠茵草坪及散置的樹林。迴廊寬闊,有些人還可在迴廊內騎腳踏車。這個四合院建築至今仍部份使用,其轉角呈圓弧型,其上鑲有不同的彫刻。其中一面是人像浮雕,不知紀念何許人,但充滿古希臘建築的風味。

四合院的中庭,是寬廣的花園,與前面的帶狀草坪連成一氣。中庭的花園,蒔花盛開,鮮紅的鳳仙花,構成塊狀的圖案,配合著幾何圖形的綠帶,更顯得熱鬧中也有點寧靜。在中庭左邊一角落處有羅丹的塑像,四、五個人,站立一起,有不同的姿勢,看起來有文人、法士、教師及學生,都是以黑色為底,這似乎是羅丹雕塑的一貫特色。

由中庭往內望,先見到一特殊的拱門,頂部呈穩固的三角形,實際上它是迴廊的一部份。由中間拱門再往內望,可以看到一座教堂。這是當初史丹福老先生設置的紀念教堂,現在仍然每週定時舉行基督教式的禮拜以及天主教的彌撒,有很多信徒老遠來這裡參與。


教堂的外觀並不華麗,都為沙岩材質,上面雕刻細膩,圖案精緻,由石材的顏色襯托出另一種難以形容的線條美感。我們繞過其左側的小花園,由側門進入教堂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金玻璃在四面窗上所呈現出來的強烈圖案,射入的光線,彷如天光,照亮著教堂的內部輪廓與細節,更看出教堂的壯嚴與寧靜。有管風琴聲由上面傳來,低沈地環繞在教堂的每一個角落,使每一個進來的人,都能分享到一種靈性的充實。這裡有許多遊客,每人都靜悄悄地走到教堂的講台處,沈思、祈禱或欣賞教堂內部的裝飾。



走出教堂,我們由教堂後面往前行,想找大學書店之所在。問了人,才知道座落在一棟矮房子內,外觀雖然不起眼,但進到內部,方見到書店的規模。看起來各種書籍都有,並且採用圖書館的開架式,你可以拿著購物籃到處閒逛。在邊邊及角落上還有許多舒服的沙發,讓你可以坐著,以免找書太過勞累。這真是一個規模而有氣派的書店,沒有什麼營利的氣息,你可以在裡面呆一整天,店內溫度適中,坐下來還可體會出校園的寧靜。我們看到一位約高中生年紀的華裔小孩,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拿著架上幾本書看著,就這樣在裡面找喜歡的新書看,好像在圖書館一樣。




定人買了一些書。時已近正午,我們就從書店裡出來。問了店員,那裡可有吃的,店員很熱心地指點方向,並一再提醒不要在臨時搭帳的地方買,因為價格貴又不好吃。建議我們到過去的一個通道那邊,有一家叫「樹屋」的地方,會比較便宜。

書店對面即學生活動中心,當然有吃的東西。樹下還有幾人在演唱爵士樂Standford Jazz,情調還真不錯。「樹屋」在一棵很大的樹下,是一間學生餐廳,大樹下有很多人正在用餐。我們先進入餐廳排隊。這是一家現叫現做的餐廳,必須先依序點餐繳錢,然後等待叫號。等待的人很多,廚房做菜的順序又不是照號碼牌。有一位工作人員站在窗口,手持一音效極差的麥克風,不時唱出號碼,因為不照順序,又聽不清楚,大家都擠在出菜的窗口。真不可思議!完全不像史丹福水準!

等到我們的菜出齊,已近一點,匆忙地在大樹下選定了一張餐桌,開始享用午餐,此時樹上的一些鳥鴉開始飛下來,想揀些食物吃。牠們好像不怕生,跳到桌上、椅上任其馳聘,似乎也沒有人在意。



參觀這裡的COSTCO賣場



下午二時,小弟開車載我們到城裡的COSTCO,這是一家會員制的賣場。在汐止的COSTCO型式與此差不多,但這裡的規模更大,還有更多的電腦器材。聽說美國是消費者的天堂,所有的採購都以「顧客絕對滿意」為宗旨,貨既出門,仍可退換,且不必說明理由。台灣的COSTCO可在一個月之內退貨,但聽說美國的COSTCO則無時間限制,我們真想來經驗一下。小弟正好有一包乳酪,因為吃一兩個後,不想吃。於是他拿了那包已經開封過的乳酪塊,直接到服務櫃台。那位負責的老先生看了標簽,連購買的發票也不要,二話不說就直接退錢。

定人與我各買了一件夾層外套,一件不到20美元。當然在台灣也可以在冬天穿用。這裡雖然正值夏天,馬克吐溫曾說:「我經歷過最冷的冬天是在舊金山的夏天。」足見此地冷熱無常,而且我們計畫往北訪問Crater Lake National Park,也應需要一件這種衣服。

定人找到一本有關美西的野花圖鑑,很想買。那本看起來已是最後一本,因為連書腰都不見了。結帳的時候,店員也找不到價錢,問他的上司,上司上電腦查詢了檔案資料,說是最後一本,可以半價。定人喜出望外,因為今早在史丹福大學書店時,看標價要廿幾元。既然如此,她忽又想到架上另一本美西的樹木圖鑑,好像也是最後一本,問那位店員可不可以同樣的價錢販售?那位店員竟然也首肯了。於是小弟飛快地到架上找到那書,結了帳。不過事後,小弟對我們說,那本好像不是最後一本,因為他看到還有好幾本埋在其他書的最底部,只是一時看不出來而已。

「他們大概也知道,讓顧客歡喜,又不對公司造成大傷害,何樂不為?」小弟後來在推測原因。

離開COSTCO,我們去買登山健行鞋,正好要買的鞋在減價,而且第二雙半價。所以我買了Vibram, 定人買了Coleman,都是名牌,但都是「MADE IN CHINA」,總共才花六十幾元。美國從世界各地進口價廉物美的物品,有人擔心這種廉價物品大進擊會造成通貨緊縮。唉,我們也顧不了這種大經濟理論。畢竟,這種趨勢有如洪流,個人消費的抉擇根本無法擋,只能隨波逐流,而且見獵心喜。

沒有留言: